news & blog
美國西海岸物流樞紐近期因關稅政策調整陷入運營波動,洛杉磯港與長灘港管理機構聯合發聲,要求政府制定更具延續性的貿易政策框架。盡管階段性關稅減免暫時緩解了供應鏈壓力,但政策預期不明導致的業務震蕩仍在持續影響港口生態系統。
國際航運市場近期呈現顯著波動,中美經貿關系的階段性緩和為全球物流體系注入新動能。據行業監測數據顯示,主要東西向航線運力利用率已突破九成,部分船公司開始實施旺季附加費征收機制。市場回暖不僅體現在基礎運量層面,更反映在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復蘇。
在國際貿易流程中,清關成本作為跨境物流的核心環節,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清關費用主要由法定稅費、操作成本及附加費用三大類構成,其計算方式與貨物屬性、運輸路徑及政策環境密切相關。
國際海運作為全球貿易的支柱性運輸方式,其裝柜作業的規范性直接影響貨物運輸安全與交付效率。裝柜流程并非簡單的貨物裝載,而是涉及供應鏈各環節協同運作的系統工程,需要貨主、物流服務商及港口部門的多方配合。
歐盟近期針對俄羅斯海運領域的制裁升級引發全球航運市場震動。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決議,新增149艘船舶被納入制裁清單,這些船舶因涉及規避歐盟對俄石油貿易限制措施而受到港口準入禁令。此次調整使得受歐盟制裁的俄羅斯關聯船舶總量突破300艘,標志著歐洲對俄能源運輸網絡的管控進入新階段。
中國對美加征關稅政策的最新調整,標志著兩國經貿互動進入新階段。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自2025年5月14日起,針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加征稅率由34%降至10%,同時暫停執行部分爭議性關稅措施。這一政策轉變迅速傳導至國際航運市場,引發運價波動與運力重構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