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blog
在交通發展的新征程中,山東成果斐然。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然跨越 3000 公里的重要里程碑,“軌道上的山東” 從藍圖化為真切可感的現實;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 8700 公里,其網絡如脈絡般愈發綿密,縱橫交錯于齊魯大地之上。
作為部省共建的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過去兩年多,山東秉持著更大的決心、更高的追求與更扎實的行動,全力推進示范區建設,向著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的理想愿景穩步邁進,不斷書寫著交通強國建設的山東篇章。
運輸方式深度融合,激發物流潛能新篇
在下午三時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一架運輸機平穩著陸后,航空貨物在滾輪的助力下被迅速轉運至牽引車托盤,繼而被運往倉庫開啟貨物理貨流程。在此,貨物經分揀裝車,于海關施封后由貨車發往西安、天津等地,實現了空陸聯運的無縫銜接,高效而流暢。
“我們精心打造了 1 萬平方米的多式聯運集散中心,全力確保各地貨運卡車與航班的精準對接,貨物抵達當日即可滿足提貨條件。”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國際貨運部負責人張慶飛介紹道。本年度以來,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貨運吞吐量累計已達 27.5 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 7.4%,成績亮眼。
山東積極將交通運輸的固有優勢轉化為物流通達的競爭優勢,致力于推動陸水空多種運輸方式的協同共進與深度融合。憑借立體交通體系的堅實根基,山東全力構建起銜接緊密、聯動高效的多式聯運樞紐節點網絡,有力促進了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的融合發展。當下,山東已成功打造梁山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園等 30 余個規模化的多式聯運物流園區,形成了集群發展效應。
黎明時分,濟寧龍拱港貨運碼頭便已熱鬧非凡,水面上貨輪穿梭,汽笛聲交織回蕩;岸上各類集裝箱卡車魚貫駛出,駛向周邊地區收貨裝箱,隨后依托內河航運發往全國各地,一派繁忙景象。
“‘公轉水’的多式聯運模式巧妙地實現了水陸聯運的無縫對接,充分釋放了港口鐵路和水路運輸的綜合效能,同時,極大緩解了公路網的交通運輸壓力,降低了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 龍拱港負責人王亞林說道。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貨運量高達 6473 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 20.3%;沿海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達 310 萬標箱,同比增長 12.5%,彰顯出山東在物流運輸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與蓬勃活力。